首页 » 我的日志 » 正文

关于“不着急”

  最爱“快进”;狂点“刷新”;要“双击”,单击没快感;评论,要抢“沙发”;坐车,最好是高速直达、高铁、磁悬浮;坐飞机,最好是直航;创业,最好是一夜暴富;结婚,最好有现房现车;做事,最好是名利双收;排队,最好能插队。若不能,就会琢磨: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?于是便开始烦燥不安了……
  “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”。老毛这句话让中国付出了太多沉重的代价,大跃进、超英赶美…欲速则不达,结果不但没有快起来,反而导致了全面停滞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又出现了另一种呼声,“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”,我们不能再等了,于是中国迅速融入世界,前所未有的各种机遇近在咫尺,顺手一抓就是一大把,中国人五千年的耐性似乎都憋不住了,一下子爆发了,做事要“深圳速度”,要快速跟上潮流,要快速致富,争先恐后,不亦乐乎。现在中国人被指是最着急的地球人。
   这种心态反映在当今商业中就是只顾赚快钱,鲜有专注产品与服务的企业。在过去30多年中,中国整个商业文化的主流,一直是一种必须保持十足紧张度才能驾驭的“顺势腾挪”文化,反而缺少一种坚定某种信念后执著专注的品格。这两种文化最主要的特点,就是前者对产品不专注而专注于发展速度和借助大势;后者则反之,其对产品、技术极度专注,而甚少会有什么恢宏的战略。
  中国人似乎都热衷于贸易,因为你一旦碰上一个大订单,你就能在短时间内拥有一笔相对可观的收入,而不必花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。联想是大企业吧,它也是走“贸-工-技”起家的,贸为先,技垫底,所以联想至今也没有什么让世界称道的产品,别说“ThinkPad”,“ThinkPad”是IBM的。在中国唯一让世界敬重的无疑是华为了,以狼一样的文化,艰苦奋斗20多年,大刀阔斧投入研发,是中国唯一一家能做到每年将不少于销售额的10%投入研发的企业,现终挤身世界通信设备前三强,是名副其实的跨国企业,是唯一能让世界巨头感觉恐惧的中国企业。耐人寻味的一件事是,2001年,杨元庆来华为参观时,杨元庆表示联想要加大研发投入,做高科技的联想,任正非以一位长者的口吻对他说:“开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你要做好投入几十个亿,几年不冒泡的准备。”
  中国的商人和企业家都太急功近利!老想着怎么快速圈地/圈钱,而没用心思把产品做到极致!中国企业界需要一些专注产品、“不着急”的人。
  中国之所以没有特别出色的做产品的企业,可能就是源于我们机会太多,人也太聪明。看似机会漫天,人人都想走捷径,心思都在如何快速模仿、怎么迅速借势、以及资源拼缝和市场炒作之上,而最花时间、效果出得最慢的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却往往不花心思。某种程度上,中国企业界一直以来缺乏一帮专注产品的“拙人”。
  腾讯作为今天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,被称为“山寨之王”,但马化腾是受人敬重的,他也是个“不着急”的人。他可以去给腾讯某一个产品挑出300条改进意见,但是让他对腾讯的未来走向做出预言,他可能永远说不出令人振奋的豪言壮语。但这就是腾讯值得被敬畏的地方,因为它知道自己的根基是什么,知道自己真正应该专注和“着急上火”的是什么。
  长期来看,真正潜心专注做产品、做用户体验的企业在未来一定会得到更大、更持久的成就。他们或许最终不都是商业界的王者,但真正的王者必定要在他们中产生。而从另一个角度看,一个成熟的社会也不应该只有一条成功路径和一个定义成功的标准。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都想只争朝夕地模仿巴菲特、索罗斯和李嘉诚,而没人愿意花20年时间修炼成松下幸之助、比尔·盖茨与乔布斯,这个社会实在不算是什么社会。
  “怕就怕‘认真’二字”。幸好老毛还补了这句话,只要认真做好每一样东西,每一个产品,每一项服务,总会闻达于世的。

发表评论